|  |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阿格麗希 & 巴倫波英 (德布西 : 海、幻想曲、小提琴奏鳴曲、大提琴奏鳴曲 ) | << 返 回 |   
            | Claude Debussy / Martha Argerich, Michael Barenboim, Kian Soltani, Staatskapelle Berlin, Daniel Bare |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|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NT$70元 |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德布西:海、幻想曲、小提琴奏鳴曲、大提琴奏鳴曲 / 阿格麗希,鋼琴 / 巴倫波英,鋼琴 / 索爾塔尼,大提琴 / 麥可‧巴倫波英,小提琴 / 巴倫波英,指揮 / 柏林國立管弦樂團 
 阿格麗希與巴倫波英是兩位出生、成長於阿根廷的古典音樂大師。阿格麗希1941年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,五歲學習鋼琴,八歲開始公開演出,十四歲移民歐洲。巴倫波英出生於1942年,五歲學習鋼琴,七歲就能公開演出,九歲移民歐洲,是當時著名的音樂神童。
 
 移民歐洲之前,阿格麗希經常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晚間聚會中演出。但是她非常討厭在大眾面前演出,所以喜歡躲在餐桌底下避免見人。阿格麗希經常在餐桌下遇到另一個同樣要為大家演奏鋼琴的男孩,他就是巴倫波英。1960年代以後,這兩位來自阿根廷的音樂家在全球古典樂壇發光發熱,各擁一片天地。
 
 為了慶祝阿格麗希八十歲生日,DG出版這張阿格麗希在2018年首度錄製的德布西《幻想曲》,由巴倫波英指揮柏林國立管弦樂團。除了德布西《幻想曲》,巴倫波英也帶著小提琴家次子麥可‧巴倫波英、青年大提琴家索爾塔尼,分別錄下德布西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奏鳴曲。最後是巴倫波英與柏林國立管弦樂團同樣在2018年錄製的德布西《海》。
 
 
 【曲目】
 
 德布西:為鋼琴與管弦樂團而寫的幻想曲,L. 73
 [1] 第一樂章:行板,但不太慢
 [2] 第二樂章:慢而且十分富有表情的
 [3] 第三樂章:很快的快板
 
 德布西:G小調為小提琴與鋼琴而寫的奏鳴曲, L. 148(140)
 [4] 第一樂章:活躍的快板
 [5] 第二樂章:間奏曲,幻想而且輕巧的
 [6] 第三樂章:終曲,很活躍的
 
 德布西:D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,L. 135
 [7] 第一樂章:前奏曲,慢的
 [8] 第二樂章:小夜曲,適度活躍的
 [9] 第三樂章:終曲,活潑、輕巧而且激動的
 
 德布西:為管弦樂團而寫的三首交響素描《海》,L. 111(109)
 [10] 第一樂章:海上的黎明到正午
 [11] 第二樂章:浪花的遊戲
 [12] 第三樂章:風與海的對話
 
 |  |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|  |  |